不要用“打工思维”来赚钱!

不要用“打工思维”来赚钱!

一个同行做短视频带货,听大佬说,批量产出,就能赚钱!

所以他建了 6 个号,每天传 180 个视频,但做了一个月,赚了18块。

问题出在哪儿?

问题出在,他把赚钱当成了“拧螺丝”、“送外卖”、“跑滴滴”。

本质上还是打工思维,以为把目标放在“完成某一任务”上,就可以赚到钱。

如果你是老板,请了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员工,你给他安排的任务是“每天做180个视频”。

然后你就躺着睡大觉去了,你觉得这样可以赚到钱么?

稍微想想也觉得这不太可能,钱那么好赚,员工早就单飞了。

他的工作完成了,可以拿到当天的工资,但你还需要继续思考“视频选题”、“内容逻辑”、“热门原因”……

员工和老板的区别在哪儿?

区别在于,老板需要思考完成哪些工作,然后具体拆分下去,安排给每个人;而员工只需要完成某一任务就行。

任何一个员工单拎出来,都无法赚钱,只有当他们整合到一起的时候,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。

要有老板思维,就不能把赚钱当成单一事件,不是做好某一件事情,就能拿到结果。

一个新手,该如何培养老板思维,把赚钱的因素都串联起来?

正常的路径应该是 ——

1 大量看赚钱案例,知道不同类型的事情,要拿到结果,会有哪些影响因素。

2 大量实践,在过程中,能发现自己哪块知识、能力缺失。

3 大量学习,补足这块的知识、能力。

4 大量试错,碰到大量问题,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让知识、能力,融会贯通,真正变成自己的。

所以如何判断自己做的事是不是有效的?

假设你现在是老板,你目前做的事,是不是只要一个员工就能完全替代?

如果是,基本可以判定,你在做无用功。

比如撸羊毛,比如批量剪辑视频,比如复制粘贴抄文章……

这些事,来个“傻子”,培训5分钟就能替代你。

如果需要2种及以上不同岗位的员工,说明你做的事儿稍微有了一点含金量。

比如剪视频,你既要安排一个找热门素材的,又要安排一个专门剪视频的,这就分成了2个工种。

如果你的事儿,请了员工也无法完全下放下去,那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!

比如我现在做的“社群运营”,我请个员工来,这社群就不是这个味了,就没有灵魂了,没法下放。

大概可以根据这个判定标准,来衡量一下自己目前做的事,有没有含金量。

尽量让自己需要多人替代,甚至是不可替代。

转自知识星球:王叔小茶馆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
分享
若不去追逐梦想,你将永远无法抓住梦想
If you never chase your dream, you will never catch them
评论 抢沙发
叁心笔记的头像-叁心笔记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